校园手机卡防坑指南:新生必看的5个避雷技巧

记得去年开学季,我刚拖着行李箱踏入宿舍门,就被五六名挂了工牌的推销员团团围住,他们手里的宣传单花花绿绿,上面写着『19元100G』『零元购机』,有个学姐还热情地要把我的身份证复印件拿走...现在想想,差点就被坑进校园手机卡的第一个坑里,今天作为过来人,给大家扒一扒营业厅那些不会明说的套路。


大学生在校园营业厅对比手机卡套餐
第一个要小心的就是『合约机陷阱』。

去年室友小张被『免费领2000元手机』的广告吸引了,结果发现要连续三年每个月保底消费158块,相当于多花了3000多块钱的话费才拿到手,手机配置还不如网上同等价格的机型,大家记着个小秘密:碰上送手机的活动,一定要拿计算器把总话费减去手机市价,经常号称优惠的反而会更贵。

第二个套路就是『流量偷跑』,我碰到过最严重的是一张校园卡,说有30G的定向流量,但是暗中帮你开通了夜间的加速度包,还有云盘会员之类的七八个收费服务,在办理的时候营业员都会偷偷给你勾选好。

建议收到卡第一反应去拨打客服把增值业务全关掉

说到注销更是血泪史,大三想换个运营商,跑了三次营业厅才弄明白,合约期内注销就要赔违约金,靓号还得付200块钱保号费,连之前送的免费SIM卡也得补15块工本费,我这才明白原来工信部规定校园卡要有线上注销途径,他们这些话术都是违规操作的

最近给新生测评的时候发现新套路:叫『5G体验包』,说是免费送三个月,到时候自动转为每月30块的收费服务。

而且这30块钱是单独计算的,不会包含在你的套餐内。

现在我真想跟学弟学妹们说一句,拿到卡之后先查一下已订业务,重点看那些小字写着『体验期后收费』的项目,最后讲个真实案例,美院的小王办了一张『校园艺术家专属卡』,上面写着送绘图软件会员,结果那个会员只是某个冷门APP的7天试用,而且套餐月租比普通的贵40元,所以记住啊,校园卡再怎么花里胡哨,最根本的东西还是要看通话时长、通用流量这种基础参数,不要被花哨的赠品给骗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