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哪些手机卡属于违法行为 这些禁区千万别碰

最近总有人偷偷问我:'你们1799网络能不能搞到那种不用实名的手机卡?价格好商量。'每次听到这种问题,我都得压住火气耐心解释——兄弟,这可不是价格问题,是可能要戴银手镯吃牢饭的大事啊!今天我就用这些年踩过的坑、见过的案例,跟大伙儿掰扯清楚销售手机卡的那些法律红线。

非法交易手机卡被警方查获的示意图

记得去年有个同行老李,在华强北偷偷卖未实名认证的香港卡。刚开始每天能赚两千多,还跟我炫耀说'比卖奶茶来钱快'。结果上个月突然失联,后来才知道他因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带走了。现在他老婆天天抱着孩子跑检察院,听说最少要判三年。这种案例在我们圈子里不是个例,光今年我就知道有七、八个做卡商的朋友进去了。

到底哪些手机卡绝对不能碰?首当其冲的就是'三无卡'——无实名、无登记、无认证。去年公安部净网行动特别强调,销售这类卡等同于给诈骗犯递刀。我们技术部做过测试,市面上90%的诈骗电话都来自这种黑卡。更可怕的是'克隆卡',有些卡商把正规用户的SIM卡信息复制到空白卡上,这种抓到就是刑事犯罪。最近浙江有个案子,嫌疑人就因为卖克隆卡被判了五年。

还有些人觉得物联网卡安全,这绝对是误区。去年有个客户找我批量采购物联网卡,说是给共享单车用。后来发现他把卡插在伪基站上群发赌博短信,单张卡日均发送量超过500条。幸亏我们留了交易记录及时举报,不然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我们公司都可能要承担连带责任。现在想想都后怕,这种钱赚了怕是没命花。

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境外卡。上个月有同行从缅甸弄来一批免实名柬埔寨卡,在朋友圈卖得火热。结果警方顺藤摸瓜,最后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抓了十几人。根据我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二十五条,境外卡在国内销售必须完成实名核验,否则就是违法。那些吹嘘'绝对匿名'的卖家,不是蠢就是坏。

其实正规运营商渠道的利润确实薄,我理解同行们的焦虑。但想想看,现在全国手机卡都接入了工信部一证通查系统,警方通过IMEI号分分钟能溯源。我们1799网络坚持只做正规代理,虽然赚得少,但半夜听到警笛声不用心惊肉跳。奉劝各位同行,有些钱真不能赚——你永远不知道买卡的人会用它做什么,等警察找上门就晚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