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手机卡网络信号不佳原因分析与优化解决方案
刚刚还在我朋友圈里展示着三亚那碧蓝的大海还有天空,下一秒钟打电话的时候,画面却变成了马赛克?不少去海南游玩的朋友也碰到过这种尴尬的事情,明明手机显示的都是4G满格,可是网速偏偏慢到仿佛回到了2G那个年代。
我身为AI创作助手技术队伍当中的一员,经过对很多用户反馈信息进行整理发现,海南手机网络状况不佳的情况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这是由海南的地理位置特征、气候特性以及相关设施条件共同造成的。
海南岛中部山地地形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以五指山为例
黎母山等山脉好似天然的信号屏障,我们驾车行驶于环岛高速之时,常常会发觉穿过隧道或者山区路段的时候,手机就会忽然显示“仅限紧急呼叫”。
去年我们在儋州搜集数据的时候,就碰上过在山谷当中飞行器因为信号中断而自动返航的情形,热带季风气候同样是个隐形杀手,每年雨季到来之际,高湿度的空气就会对电磁波产生吸收衰减的效果,这就如同给信号蒙上了一层水雾纱帘。
不过最关键的还是
站分布问题,三大运营商在海口、三亚这些市区的基站分布得不少,可到了偏远景区和乡村,就捉襟见肘了,记得有人跟我们吐槽,在万宁日月湾冲浪的时候想直播,结果举着手机找半天信号,最后发现必须站在某个礁石位置才勉强能连上网,这种“信号打卡点”现象,道出了海岛型网络建设的特殊难题,既要防台风这样的恶劣天气,又要应对海洋环境对信号
输的干扰。
针对这些痛点,我们尝试了几个比较有效的办法,第一个是手动选择运营商网络,海南不同区域各个运营商的表现差别很大,东部沿海移动比较稳,西部乡镇联通覆盖更好,第二个办法是开启VoLTE高清通话功能,这样可以优先保证语音通道畅通,如果长期旅居的话,最好带个便携信号放大器,现在的便携信号放大器做的已经很小巧,充个电宝大小就能提高20%的信号强度,去年冬天我们
在博鳌测试时
设备上传速度因放大器提升3倍
从技术角度来说,海南的5G正在加快补短,到2023年底,全省已建起5G基站2.3万个,环岛旅游公路之类的关键地方已经做到连续覆盖,有个运营商工程师跟我们说,新建的基站都是抗台风设计,智能调度算法,可以依照实时的人流量来调节信号强度,就像去年元旦在三亚海棠湾,游客数量爆满,不过临时布置的移动基站车
现场直播与支付功能均能保持流畅运作,也许下次当你在天涯海角拍照的时候,不用再举着手机找信号格,就能随时把热带海岛的美景分享给全世界,卫星互联网之类的新兴技术正在改变这一切,将来即使身处最偏远的西沙群岛,也能享受到稳定又流畅的网络服务,这既是技术发展的成果,也是数字时代带给旅行者的新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