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送的手机卡到底靠谱吗?揭秘这些免费卡的真相与注意事项

每次出差经过火车站,总能看到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热情地递来免费手机卡,鲜艳的广告牌上『领卡送50元话费』的字样格外扎眼。上周我在北京西站就遇到了这样的场景——那位大姐拽着我的行李箱带子说:『帅哥办张卡吧,全国流量随便用!』可当我捏着那张薄薄的SIM卡时,手心却莫名出了层冷汗。这年头真有白掉的馅饼?

回家后我特意联系了在运营商工作的老同学,他听完直接笑出了声:『这些卡九成都是物联卡改的!』原来车站发放的所谓免费卡,大多是第三方公司批量采购的定向流量卡。就像上个月郑州李女士的经历,她领到的卡号称每月30G流量,结果只能刷特定APP,连微信视频都卡成PPT。更可怕的是,有些卡会偷偷开通订阅服务,等三个月优惠期过后,话费账单能吓死人。

记得查看卡板背面印刷的ICCID号,正规运营商卡片这个号码都能在官网查到归属。上次帮我姑妈查她领的『移动福利卡』,结果在移动客服那根本对不上号。客服小姐姐小声提醒:『最近很多仿冒移动LOGO的卡片...』说着发来一张对比图,正版卡片右下角有激光防伪标,而假卡的印刷粗糙得像老式打印机打的。

如果你已经不小心激活了这种卡,千万别直接扔。去年西安有位大学生就因为随意丢弃未注销的卡片,半年后收到200多元欠费通知。正确做法是拨打卡背面客服电话(注意核对是否官方号码),要求立即销户。我同事王哥更绝——他把领到的卡插进旧手机,发现要预存100元才能用,当场就对着工作人员镜头拍视频取证,对方马上灰溜溜把卡收回去了。

说到底,这些『免费午餐』背后是地推团队每张卡20-50元的提成。就像上海虹桥站那位坦诚的业务员说的:『我们主要赚开卡后的增值服务佣金』。所以下次再遇到热情递卡的小哥,不妨微笑着回一句:『我去年领的卡里还有200话费没用完呢』——保管他们跑得比高铁还快。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