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顿手机卡真假辨别指南:7个实用技巧助你识别正品

最近我同事小王遇到烦心事,他在某电商平台,用低价抢到了张128G的金士顿手机卡,但没用俩星期,就开始不断提示存储错误,看着手机里丢失的旅行照片,这东北大哥差点把手机摔了,这事儿让我想起去年1799网络技术部统计的数据,市场上流通的假冒金士顿存储卡,竟然达到惊人的37%,今天我就把多年来对数码产品的评测经验,手把手教你如何辨别那些以假乱真的“李鬼”。

先摸摸包装盒的质感, 正品金士顿手机卡的包装就如同精装书的封面一样,表面是光滑的透明覆膜,几乎可以用来当镜子照了,上次我在华强北暗访的时候,专门对比过仿品,仿品的那个包装盒边缘总有那种粗糙的地方,用手指去划一下,就能刮下一些很小的塑料碎屑,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侧边的激光防伪标,我们技术部曾经使用显微镜来仔细查看过,正品的金士顿,它的K字母,国王那条竖线,在角度是倾斜15度的情况下,应该会显现出来一种彩虹渐变效果,如果假卡就没有这个激光防伪标,或者是那个标志是那种傻乎乎的单色印刷的,那大概率就是假卡,而且真的卡,把包装纸打开之后第一件事不能直接就插入进去卡片,要对着灯光去仔细看看触点。

我们的技术部曾经拿过客户送来鉴定的假冒卡,他们发现触点处还有肉眼可辨的氧化斑点,这种被氧化过的假冒卡,哪怕勉强能够使用,但传输速度却跟乌龟爬着去赶考差不多慢,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我们测的数据,正品金士顿 A1 级的手机卡写入速度基本稳定在90MB/s,而同期检测到的仿品卡只有 23MB/s。

记得上个月有个大学生粉丝在公众号留言,说他用金士顿官方 APP 验证的时候总弹出查询次数多这种提示。

这种就是造假者惯用的套路,批量做正品卡的防伪编码,真正的验证分三步走,先扫码包装上的二维码,再输入20位防伪码,最后还得把芯片上的CID码跟官网记录对比一下。

有一次帮忙客户维权的时候,我们甚至还发现有的假卡的防伪网站也是仿造的,人家的域名后面比正版多了个字母e。

还有一点大家知道的很少的细节是正品的金士顿卡其塑料基板有蓝色荧光。

那天加班到凌晨,我随手拿个验钞灯照了照测试样品,真卡立刻显出像星河一样的荧光颗粒,假卡却一点反应都没有,这个冷知识就连不少经销商都不知道,下次买的时候可以带个小验钞笔试一试,毕竟对于装满珍贵回忆的手机卡来说,再多一道保险也无妨。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