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卡大小图对比详解:从标准SIM到eSIM的尺寸演变

还记得十年前换手机时小心翼翼剪卡的日子吗?拿着剪刀对着SIM卡比划的紧张感,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有年代感。

随着手机卡尺寸的不断变小,这种“手工活”也渐渐消失了。

作为一名1799网络的技术员,今天就用最直接的方式给大家看下手机卡的“瘦身史”。

标准SIM卡、MicroSIM卡、NanoSIM卡与eSIM虚拟卡尺寸对比示意图第一次接触标准SIM卡的时候,那张信用卡大小的金属片就让我很惊讶,原来手机里还要装这么大的零件。

记得2012年帮客户剪卡的时候,有个阿姨捂着耳朵说:“小伙子你轻点剪,这东西挺贵的。

”现在25x15mm的标准SIM卡已经少见了,不过有些老式POS机还在用,金属触点的排列方式跟现在一模一样,这设计居然沿用了三十年。

第一台要MicroSIM卡(15x12mm)的iPad出来的时候,维修间里剪卡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一次碰到一个较真的人,一定要我拿游标卡尺量剪好的卡,误差不能超过0.5mm。

现在的NanoSIM卡(12.3x8.8mm)更夸张,有一次同事打喷嚏把一张吹飞了,我们趴在地上找了一个小时,它比指甲盖还小,厚度从0.76mm变成了0.67mm,这个细节很多人都没注意到。

上周处理eSIM业务时碰上一个有意思的事,有个环球旅行者把八个运营商的套餐全部激活,“再也不用在机场到处找取卡针了”他高兴地喊道,不过也有人抱怨:“虚拟卡让我不再有收集各国SIM卡的乐趣”,这种没有实体形态的“卡”正在改变我们的使用习惯,你知道吗?最新的eSIM芯片面积只有6x5mm,却可以容纳20个以上的运营商信息。

看着维修盒里不同年代的SIM卡适配器,就像在看通讯技术进化史,每次给老年用户转移数据时,他们总会说:“这么小的卡能存这么多东西?”而年轻人更关心: “我的双卡手机可以是一个实体卡一个eSIM吗?”从业人如是问,我既怀念拆后盖换卡的年代,又憧憬着无卡化时代,您的手机现在用的是多大号的卡?下次换机的时候,记得关注一下正在消失的小细节。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