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快递藏手机卡的安全隐患与注意事项全解析

最近有个粉丝私信我个事儿,挺有意思的,他说咱们1799网络的技术员见多识广,知道不知道现在寄快递藏手机卡安不安全。

当时我一听到这事儿就感觉背脊发凉,去年双十一的时候我们合作的那个快递公司就查到过这种情况,有人把手机卡芯片嵌在玩具熊眼睛里,结果被X光机当场现了。

我就用我自己的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灰色地带的事情吧。

最普通的一个就是把手机号码卡放在你绝对想不到的地方:有的藏在相册内页夹缝中,有的藏进洗发水瓶底,也有人敢把SIM卡切成四块放四个快递中…但我要很严肃地跟大家说,快递的安检远不是你们想象的简单过机,最新的智能分拣系统通过密度分析就能直接标注异常包裹,我那边的技术部就用一枚0.3毫米厚的芯片夹在手机壳夹层里也难逃被发现!

上个月参加行业交流会,某快递公司的安检组长大叔跟我透了一个细节:新购的太赫兹成像仪可以隔着二十层纸板探测里面的金属元件,那次查到一个寄出去的月饼盒,在扫描仪下面直接能看到里面整整齐齐排列的一堆芯片馅。

更可怕的还是大数据预警系统,如果你有一个发件地址,这个地址经常会寄一些小电子产品,就会直接触发二级安检流程。

所以那些想着“换个快递公司试一试”的朋友们,真的不要抱有任何幻想。


有一个做跨境的朋友跟我吐槽过,因为他急于给国外客户补手机卡,把三张没激活的SIM卡夹在商品说明书里寄送,结果不仅被扣了包裹,还收到邮政管理局的约谈函,这里要划重点,《邮政业寄递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故意隐匿邮寄通信设备最高可罚5万。

而且寄到敏感地区还可能涉及国家安全问题。

我们技术团队在做物流数据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类包裹最后基本都是一个下场——安检仪报警、人工开拆、上报网安。

如果有要邮手机卡,企业大批量开卡之类的正常流程应该首先去找运营商申请 特殊物流码,使用防拆封的卡套,然后才用具有通讯设备托运资质的渠道寄送(比如 EMS )。

我们之前给一个做虚拟运营商的朋友做过对接,对方的安全包裹里会有一个 物联网设备的“电子身份证”,从发货开始每次经过的运输点,都要扫码确认。

老百姓家里有人出门出差或者忘带卡啥时候想寄卡,最好还是去营业厅弄个 补卡服务,现在基本都有异地补卡的了,真别冒险。

最后一个无语的案例,有个网点收了个自称是“手工饼干”的包裹,里面是按规 律排布的金属小点。

拆开一看,还真是饼干,不过每块饼干上都贴着一块SIM卡芯片,上面还涂了食用银箔,当事人后来交代,以为食品类快递检查宽松,结果还是因为金属密度异常被查了出来,所以再次提醒大家,现在连菜鸟驿站的AI安检机都能识破这种“创意藏法”,千万不要用自己的小聪明去挑战专业的安检系统。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