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租29元手机卡真的靠谱吗?全面解析低价套餐的优缺点

上周帮表弟办卡的时候,营业厅小妹突然凑过来神秘兮兮地说:「现在有月租29元的宝藏卡,要不要试试?」我盯着宣传单上写着的「20GB流量+100分钟通话」,手指不由自主地摸了摸已经掉漆的手机壳,这价格比公司楼下奶茶店的月度优惠还要狠,但心里那根弦突然绷紧了,去年因为「9元保号套餐」被坑得话费翻倍的阴影又冒了出来。

回家之后我戴上老花镜,把三大运营商官网翻了个底朝天。

中国移动的芒果卡29元档明明写着20GB通用流量,可小字写着首年优惠,次年恢复39元;联通的王卡青春版29元套餐流量更多,可25GB里竟然有15GB是定向流量;电信的星卡倒是实实在在30GB,但是5G网络覆盖区域图看得我头大;邻居张阿姨听说后,举着她女儿办的某虚拟运营商卡片直摆手:“夜里看电视剧老缓冲,找客服像捉迷藏!” 实测发现这些低价卡藏着不少门道,比如某套餐宣传的全国通话其实不含视频客服热线,流量月底清零规则也各不相同,最坑的就是所谓的体验期,有用户反映某品牌首月1元,次月自动续费变成59元。

但是电信工程师老周私下告诉我,现在正规运营商竞争激烈,他手上的“无忧卡”系列,29元套餐的5G基站优先级就比199元套餐低,但刷刷短视频、发发微信绝对够用,“就像坐飞机经济舱和头等舱都能到目的地”。

办理时要注意合约期和违约金条款,我曾在某电商平台上看到“29元享100GB”的诱人广告,点进去一看,原来是需要先预存200元话费,并且承诺在网36个月,我的同事小李就吃过这个亏,搬家之后新住处信号差,想携号转网就被告知要交800元违约金。

现在学乖的消费者会要求营业厅工作人员用红色马克笔圈出关键条款,还有人专门建了“低价卡防坑互助群”分享实测网速。

折腾了半个月,终于给表弟选了个覆盖公司宿舍的运营商,开卡那天他盯着APP里剩下的18.3GB流量傻笑,我盯着合同里“长期有效不涨价”的盖章条款,又想到家里那箱“最后三天清仓大甩卖”的店铺,现在三年了还在原地,或许这29元手机卡,就是年轻人对抗通胀的小确幸吧。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