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卡拿掉会扣费吗?详解SIM卡停机后的资费问题

上周邻居王阿姨急匆匆跑来问我:“小张啊,我孙子出国留学把手机卡扔抽屉了,这都半年不用了,怎么还每个月扣18块?”她颤巍巍递来的SIM卡和话费账单上,那些陌生的增值业务费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很多人和我一样,都被这个“隐形消费”问题困扰着。

后来有一次帮客户查账,发现他的一个停机三个月的号码,竟然产生了一百多块钱的国际漫游费,当时运营商客服给我的解释我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她说只要你没有办理正式的销户,系统就会默认你在使用这个服务。

这就像是你住酒店的时候,只把房卡交回去,但没有办理退房手续,押金就会一直被扣。

最近帮表妹处理闲置号码的时候,专门跑了三家运营商的营业厅摸底,移动的客服小哥用平板电脑给我演示:“你看这个88元套餐的用户,虽然去年九月份就把卡拔了,但是每个月一号还是会扣基础套餐费。

”他指着系统里鲜红的“在用”状态告诉我,只要你的账户里还有钱,某些增值业务就像上了发条的闹钟,到点就会自动扣费。

这就难怪大家吐槽“不用卡一年,欠了百来块钱”,上月遇到的个子非常贴切,做外贸的李先生就把旧卡往备用机一塞就出门了,半年后回来办宽带续费的时候,发现那号上居然有六百多块钱的欠费,营业厅经理无奈地解释说:“卡不插,但短信通知啊、邮箱代管之类的服务一直在跑啊,就像锁信用卡抽屉里不代表它会自动过期一样”,电信服务也有类似的“潜行”消费现象。

这种最坑人的还是某些合约机用户,去年双十一买来的零元购手机,今年三月丢了个SIM卡就没管,结果最近收到律师函,说自己违反了两年合约要赔违约金。

这时候才明白,拔卡顶多算是物理隔离,合约关系不会因为你把卡拔掉就自动结束,就像健身房办的年卡,不会因为你没去运动就不计时。

现在每次帮忙亲友检查手机账单的时候,我都会仔细留意那些“套餐外优惠包”、“会员自动续费”的东西,有一次在陈大爷的老式手机里,竟然扣了他5年天气预报服务费,老人嘴里嘟囔着“这卡早就不用来接电话了”,我就想到了我那个做运营商的朋友说过的实话,“在系统里沉睡的用户所产生的沉默收入,有的时候比活跃用户还稳定。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