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禁止手机卡交易的原因及用户应对策略解析

记得上周帮表弟在淘宝搜手机卡的时候,突然发现所有手机卡都消失了,页面上只剩下一个冷冰冰的“根据相关规定,该类商品不予展示”,让我想起三年前那个深夜,当时为了赶一个海外项目,我在淘宝连夜买了一张香港流量卡,那张印着米奇图案的SIM卡现在还被我用磁铁贴在冰箱上。

淘宝这个万能市集居然对手机卡关上了大门,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用户手机显示淘宝禁止销售手机卡提示

向在通信管理局工作的老同学咨询之后才明白,去年工信部的新规要求所有的物联网卡都要进行实名认证,而淘宝这样的平台很难保证每个卖家都会严格执行。

他给我看了组数据: 2022年通过电商平台流通的未实名卡里,有17%最后被用于电信诈骗。

我想到小区门口常蹲着的那个快递员,有一次闲聊的时候他说现在代收的“特殊快递”少了一多半,也就是那些用假名字订的手机卡包裹。

你实际操作一下就知道,现在在淘宝搜“手机卡”,会智能跳转到天猫运营商旗舰店,我特意比较了一下,同样是中移动的星享套餐,官方店比原来的第三方卖家贵了20块,但是多了电子合同存证、远程写卡的服务。

有个做跨境电商的客户跟我说,他现在都直接去运营商的国际业务网站买卡,“虽然要填护照复印件麻烦点,但是再也不用担心用到一半被局停了”。

在深圳华强北干了十年手机配件生意的张老板跟我抱怨,他们这些老实做生意的人现在最受伤。

“以前每天能出三十多张东南亚旅游卡,现在只能偷偷在微信的老客户群里发商品图。

”他掏出手机给我看最近的聊天记录,一个客户因为从别的渠道买的泰国卡没法实名,在曼谷机场差点耽误了重要的商务会议。

这事儿告诉我们,有些钱真不能省。

最近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知乎上『淘宝手机卡』话题下面冒出来很多自称是『运营商内部人士』的账号,出于职业的敏感性,我特意用不同的身份去咨询,发现同一个套餐在不同的客服口中竟然有三种不同的资费标准,更离谱的是有一个号称『正规代理』的,还要我拿着身份证拍视频才能购买,这比官方渠道还严格,明显是在搞生物信息。

这些藏在监管盲区里的灰色交易,大概就是平台下定决心一刀切的原因吧。

上个星期去拜访做物联网的朋友,他演示了一下现在正规的企业是怎么采购卡片的,通过运营商政企平台提交营业执照之后,每一张卡片都需要绑定具体的设备IMEI号,而且还要用GPS围栏技术,『就像给每颗子弹登记编号』,他这样形容,这会儿我才忽然明白淘宝的难处,当C2C模式碰上强监管领域的时候,或许壮士断腕才是对买卖双方最负责任的选择,下次再有人抱怨买卡麻烦的时候,我打算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听。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