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手机卡槽车间专业制造与品质保障解析

走进深圳任何一个像样的手机配件工厂,最先撞入鼻腔的便是那股特有的金属与塑料混合的气味,这气味是精密注塑和CNC加工独有的味道,我作为1799网络的技术员,上个星期刚刚走访了龙华区的三家卡槽代工厂,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便是其中一家车间内一排排整齐摆放的日本发那科机器人,它们正在以每分钟60次的速度冲压着0.2mm厚的不锈钢片,记得车间主管老张曾指着显微镜下的卡槽样品对我说:“别看这小小的卡槽,公差要控制在±0.03mm之内,iPhone的卡托比头发丝还要讲究。

“他们的车间用了全自动光学检测仪,每个卡槽拍32张不同角度看照片,什么毛刺、变形都逃不过AI算法的眼睛,这个标准我还真是见识到了。

记得去年某个品牌手机,一下子就有几十万个卡槽失灵,一查是深圳某个小作坊,人家就是偷工减料导致的。

在宝安区另一个工厂,我亲眼见到传说中的‘千级无尘车间’,工人穿一身防尘服才敢进去,在外面三道风淋吹完才能上生产线。

技术总监李工跟我说,为华为生产5G手机卡槽用的PPS材料,还必须过 -40 到 85 度的极限考验, “有的客户要求卡槽插拔寿命做到五千年以上。

” 他边说边塞给我一块镀金样品, “军工级玩意儿卖三个价钱,但订单根本不用愁。

最近有个搞跨境电商的老兄问我事儿,他说1688 上面找到的卡槽供应商报的价便宜了百分之三十,结果第一个货到手就出了批量不认卡的情况, 我把样品带去了跟我们一起做项目的车间检测中心。

X光扫描显示内部弹片热处理不行。

车间王老板摇着头道:“现在深圳正规的厂子都开始用德国瓦克镀层工艺,这些小作坊还是用的化学镀,三个月后触点氧化那是肯定的。

”又想到了圈里人经常说的一个事情—卡槽这么小的东西,往往是整部手机修不好的地方。

在深圳的一个专做出口的工厂里,我看到他们在生产线上放着不同颜色的标贴,质检组长小陈说道,“这个蓝色的就是欧美的订单,要过ROSH和REACH,这红的就是去中东的订单要再做一个盐雾,这个绿的呢是去非洲的订单,人家说他不要任何的认证,我们只能做好就行了。

”不同的质量策略真是让人深思,在工厂的时候我还注意到他们刚买的韩国精密冲床,这个厂长说了这台机子是可以把材料利用率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二,现在搞钣金,省下来的都是净利。

最后讲一个真实的案例,去年我们给一个客户验厂的时候,发现一个车间的卡槽导向斜面是用普通的车床做的,技术出身的车间主任理直气壮的说“做了二十年都是这样”,但是我们用三次元测量仪一测,15个样品有11个超公差,后来客户又换了一个有瑞士精雕机的供应商,售后故障率一下就降了七成,这件事情让我知道在深圳这个全球手机配件集散地,选供应商不能只看规模和报价,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决定了产品的下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