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taka吸附手机卡包使用体验与选购指南

第一次听说pitaka这个牌子的时候,我正在烦恼钱包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卡,作为一名天天坐公交车的上班族,公交卡,门禁卡,信用卡,卡卡卡,把口袋撑得鼓鼓的,后来在数码论坛上看到了有人在分享一款说是可以吸附在手机背后的卡包,当时我就有点半信半疑,这种磁吸的设计到底牢不牢固啊,卡片会不会掉下来啊?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决定尝试一下这款网红卡包。

开箱的一瞬间就被pitaka的做工给惊艳到了。

卡包外层是特殊的芳纶纤维,摸起来有磨砂质感,比想象中更轻薄,官方宣称厚度只有3.2mm,实际放手机后面基本没感觉。

最神奇的是号称能承受5kg拉力的磁吸模块,我试着甩动手机,卡包纹丝不动,同事小林看到后马上拿去试试他的iPhone13,“这吸附力比我之前买的杂牌强多了”,说着就摆弄起卡包的开合处,那里有个精细的铰链。

使用两周后我发现这个卡包最实用的设计就是三层独立卡槽,最外层放我最常刷的公交卡,中间层放公司门禁卡,最里层藏备用信用卡,取卡的时候不像传统钱包一样要把所有卡片都掏出来,只需单手推滑就能准确拿到想要的卡片。

有一次下雨天赶地铁,我一边跑一边掏卡的流畅操作还被后面的小姐姐问了购买链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卡片是有金属层的,比如一些特殊的工牌,这些可能会导致磁吸效果不好,购买之前最好先了解下卡片类型。

至于兼容性,我的iPhone14Pro搭配官方MagSafe充电器的时候,卡包会稍微影响无线充电速度,但是换成安卓用户就要注意了,经过测试只有带磁吸环的手机壳才能正常工作,像我同事的米11用的普通硅胶壳,在剧烈晃动的情况下卡包就会出现位移的情况,pitaka官网其实有详细的兼容列表,购买之前建议花5分钟时间看看自己的机型是否兼容。

这里有个小窍门,如果手机没有磁吸功能,可以额外买他们的磁吸贴片,贴在手机壳内侧就能完美解决。

现在这款卡包已经是我的EDC装备,比传统的钱包更加方便,去便利店买东西的时候,我不用像以前一样手忙脚乱地找卡片,坐地铁的时候也不用掏包,上周出差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意外的好处,过机场安检的时候,工作人员看见卡片整齐地吸附在手机后面,居然还让我走了快速通道,它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有时候同时放三张卡之后,手机的握持感会稍微变差一点,夏天穿轻薄裤子的时候还能感觉到它的厚度,不过考虑到198元的价格和提高的日常效率,这点小牺牲还是值得的。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